庙号 | 谥号 | 封号 | 姓名 | 表字 | 生卒及在位年月 | 年号 | 陵寝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孝懿王 | 孙钟 | ?-? | — | 高陵 | 孙权追尊 | |||
始祖 | 武烈皇帝 | 孙坚 | 文台 | 155-191 | — | 高陵 | 孙权追尊 | |
桓王 | 吴侯 | 孙策 | 伯符 | 175-200 | — | — | 孙权追尊 | |
太祖 | 大皇帝 | 吴王 | 孙权 | 仲谋 | 182-222-252 | 黄武 222-229 | 蒋陵 | 222年称吴王; 229年东吴建立 |
黄龙229-231 | ||||||||
嘉禾232-238 | ||||||||
赤乌238-251 | ||||||||
太元251-252 | ||||||||
神凤252 | ||||||||
— | — | 会稽王 | 孙亮 | 子明 | 243-252-258-260 | 建兴252-253 | 定陵 | — |
五凤254-256 | ||||||||
太平256-258 | ||||||||
太宗 | 景皇帝 | 琅琊王 | 孙休 | 子烈 | 235-258-264 | 永安258-264 | 宣陵 | — |
世宗 | 文皇帝 | 南阳王 | 孙和 | 子孝 | 224-253 | — | 明陵 | 孙皓追尊 |
— | — | 乌程侯 | 孙皓 | 元宗 | 242-264-280-284 | 元兴264-265 | — | — |
甘露265-266 | ||||||||
宝鼎266-269 | ||||||||
建衡269-271 | ||||||||
凤凰272-274 | ||||||||
天册275-276 | ||||||||
天玺276 | ||||||||
天纪277-280 |
争议
编辑无论是陈寿的《三国志》,还是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,都称魏、蜀、吴三分天下。实际上,在辽东,有一个与魏、蜀、吴三国性质相同的国家──燕国,该国从190年初成规模,到238年被司马懿所灭,立国48年,比刘备创立的蜀汉还要长6年。燕国鲜为人知的开国之主公孙度,也是一个堪比曹操、刘备和孙权的乱世枭雄。
公孙度和董卓部将徐荣是同乡,在徐荣的力荐下,公孙度得以出任辽东太守。190年,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,此时中原混乱不堪,而辽东郡偏居东北,所受影响较小,得以借机振兴。不久,公孙度把辽东郡分为辽西、中辽两郡,各置太守,他还按照皇家规制设坛于襄平城郊,行郊礼天地之礼,无论车驾、仪仗、服饰都同大汉天子一般无二。
在保境安民的政策指引下,燕国成为乱世中难得的“世外桃源”。200年官渡大战之时,公孙度拒绝了曹操的拉拢,打算在曹袁两败俱伤后进军许昌。不料天不假年,他于204年去世。此后,其后代公孙渊周旋于曹魏和东吴之间。
曹魏一直图谋一统。237年,魏明帝曹叡派幽州刺史毌丘俭进攻燕国,大败而归。238年六月,曹魏太尉司马懿率大军进入辽东,公孙渊调数万步骑兵防守辽隧,没想到,司马懿对辽隧只是进行佯攻,而转军袭击燕国都城襄平城才是目的。燕王公孙渊和全城军民被围困城中,八月弹尽粮绝,将军杨祚开城投降。公孙渊突围途中被魏军斩杀,燕国诸郡全部归降。至此,燕国成为四国中首个灭亡的国家。